時間 | 103.10.20(一) | |||
主持
|
教發中心蔡偉澎主任
|
|||
發
表
人
|
得獎教師
|
單位
|
教學成果名稱(教學特色)
|
簡報
|
![]() 陳凱倫 |
公共衛生學系
|
質性研究法
1. 運用質性研究的各項方法,帶領學生在課堂中實作演練,增加學生學習成果。 2. 透過閱讀、演練與作業要求, 令學生向前輩學習,也進行自我反思,教學成果豐碩並受學生高度肯定。 3. 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學生亦給予相當高的評價,作業與實地訪查的份量雖重,但學生在當中能有相當大的收穫,同學之間相互觀摩與檢討對方的報告,亦能促進多方思考的面向 |
||
![]() 葉聯娟 |
德語語文學系
|
輔導與教學接軌的短篇小說閱讀課-他人的生命故事vs.我的生命故事-
1. 將輔導融入教學,讓文學閱讀課程同時作為學生生命教育的一環。並透過教材的挑選、課堂前、中、後的要求、多樣化教學法交叉運用、學習檔案的撰寫,以達成課程設計之目的。學生在教學評量上的反應佳。 2. 透過師生對議題腦力激盪後之互動討論、以及問答法、繪圖法、辯論、群體動力、閉眼舉手回應等多樣化教學法,讓文學閱讀課的師生間充滿互動。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用心,深獲學生肯定。 3. 教學方法多元,利用遊戲、各種活動,分析及討論等交叉運用,來引導學生;並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也提供自己的生活經驗及建議。 |
||
時間 | 103.10.21(二) | |||
主持
|
龔尚智教務長
|
|||
發
表
人
|
得獎教師
|
單位
|
教學成果名稱(教學特色)
|
簡報
|
![]() 鄒國英 |
醫學系
|
醫學倫理學
1.此課程是理論與實務結合的課程,由6位老師參與帶領討論的課程,藉由師生互動,討論醫學倫理,授課老師的實際經驗決定這堂課的教學品質。 2. 課程安排豐富,也邀請許多位醫師分享他們的經驗;小組討論的方式也讓學生有參與感與增加其學習動機。 3. 本課程是一門必要且重要的課程,運用案例探討醫病倫理,增加學生對倫理議題的敏感度,以及反思能力,並增加學生對同儕想法的認知。 |
|
|
![]() 張嘉娟 ![]() 汪慧鈴 |
護理學系
|
接軌理論與實務:情境模擬於重症護理概論教學之應用
1. 課程採用講述法、影片觀賞、小組討論、模擬演練、醫院實地參訪、反思批判、自主學習、技術操作等多元化教學方法。 2. 分組討論與實作,有助於學習。課程評量質性意見凸顯教學反思,意義重大。實作紀錄詳實,足見學生態度良好,收穫豐富。 3. 兩位老師合開重症護理的課程相當程度地協助學生獲取相關的專業知識,也運用醫院參訪,提昇學生對現况的了解,也增進對其它技能及態度的強化。 |
||
![]() 鄭川如 |
法律學系 |
勞動法 1. 勇於嚐試新的教學方式,透過學生事前觀賞影片、撰寫案例、分組上台報告、教師補充、服務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教師授課中取得平衡,並增進理論學習與落實服務精神與所學。 2. 翻轉教室的概念來作為授課所依循的主要方針,內容也十分豐富。 3. 將嚴肅的法律課程加入互動且服務學習的元素,非常值得鼓勵。 |
||
時間 |
103.10.22(三) |
|||
主持
|
周善行副校長 主持
|
|||
發
表
人
|
得獎教師
|
單位
|
教學成果名稱(教學特色)
|
簡報
|
![]() 馮冠超 |
應用美術學系
|
品牌策略與形象識別設計
1. 多元化與互動式的教學能夠充分展現品牌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的相關內容,教學的成果也廣為學生們所接受,具體成效良好。 2. 能將這門看似非常實務的課程,輔以紮實的理基礎並配合有趣的戶外教學活動設計。 3. 課程安排強調課程講授以及學生實作兩部分,並於課程中安排學生校外見習觀摩。學生於課程結束後亦有不少的作品獲得獎勵,學生的課程評量回饋亦高。可見此課程在課程理念與實踐上均已達到授課老師及學生的期待。 |
|
|
![]() 邱倚璿 |
心理學系
|
翻轉教室,翻轉角色,還給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權與責任感
1.課程以翻轉教室的概念來作為授課所依循的主要方針,由於學生有參與感與主導權,故這類的教學方式的確有助於激發學生對於學習的動機與熱忱。 2.本課程運用多元的課程活動與評量方式,培養同學自主學習、互助合作與學習新的新的學習方式。 3.透過課程設計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元的課程活動與評量方式,培養同學自主學習、互助合作與學習新的新的學習方式,大多的學生反應不錯,報告中也可見老師授課的用心與努力。 |
||